《樂壇安能再叱咤》陳心遙
《信報》2017年1月4日《視線所及》專欄
各人對《叱咤頒獎禮》的反應很兩極,正如香港現今所有事情一樣。全晚有一部分我印象特別深刻,就是DJ森美講的樂壇大數據。雖然內容本身,對於業內人士看來已是常識,沒什麼好出奇。不過愈顯淺的道理,其實愈難以真切地感受,正如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問題,好似人人都知,但人人都無能為力一樣。
走在街上,發現很多東西都不知不覺被互聯網取代了,例如大陸的網購取代了賣廉價貨的店舖。重災區是文化,書店、唱片店、漫畫館、卡拉OK、戲院,漸漸消失在視線之中,在街上,人人都把頭垂下了。
你有做任何事都出色的天賦才華,還有肯付出了一百分努力的毅力決心,與人為善的社交能力;一邊是職位平庸但仍年薪千萬的基金經理,一邊是你橫掃完各大獎項但都要為下個月租金而苦惱的歌手,創作人,你選哪一邊?
好。當你天生一副好歌喉又寫得一手好旋律好歌詞,你選了當歌手;一邊是默默地花光時間和心思,練樂器做創作,不過唱片、網上賣歌近乎零收入;商演、annual dinner叫價五位數,七除八扣實質每首歌幾千蚊落袋,還要做人肉景點的純歌手;一邊是扮得花枝招展,化妝、護膚、時裝潮物樣樣皆能,拍劇拍戲Cat Walk剪綵代言無所不做,唯獨冇時間唱歌的高收入全能藝人,你選哪一邊?
好。當你冥頑不靈還是要做一位歌手;一邊是十面埋伏,網上街外傳媒網民都是藐視的嘴臉,日日夜夜合唱「樂壇已死」,評論的人多,買歌買飛的人少,大小財團marketing點會理音樂質素,有noise才會付少少錢,一般歌手,商場給你免費宣傳機會真是皇恩浩蕩,我手寫我心的時候,市民buy你但商界又封殺你的香港市場;一邊是條件最差的商演都有五位數字歌酬,一上電視就穩袋六七位數還可以全國響朵巡迴搵錢,終於有資源照顧一下身邊一直不離不棄的化妝師、髮型師、助手,可以付多一點錢拍好一點的MV,下一首歌有錢請樂手錄真樂器了的大陸市場,你選哪一邊?
不是叫你同情和體諒放棄理想的基金經理、歌藝平庸的全能藝人、北上搵食的歌手。或者現今的歌手和創作人真的學藝不精,但這並不是樂壇沒落的全部原因。點解你再沒有閒情逸致坐下來真真正正地聽音樂、看電影?點解你全副青春和金錢都放在你的住屋之上?點解下一代快要對粵語歌和電影都不屑一顧?
大家都在旁觀和討論傷者傷勢,而沒人拯救,這個傷者不是某某個人,而是整個香港文化。
#叱咤 #樂壇已死 #樂壇大數據 #陳心遙 #信報